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中唐方德官网 | 思政直播
电影学专业:《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
电影学
视听语言
课程思政案例

电影学专业:《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

338
0
展开
下载
收藏
版权说明

发布日期:2023-06-08

false
简介:
深刻把握融媒体时代变革趋势,把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能力培养中,是当前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进行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根据培养影视行业高级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挖掘课程育人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考核机制,打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进行全过程教学育人,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统一,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内容体系。

适用专业(1)

    本科(1):

  • 电影学
  • 展开

适用课程(1)

  • 视听语言
  • 展开
版权说明及权利通知

视听语言是以人们的视觉、听觉作为媒介,凭借影像和声音符号表意系统来表达影视创作者思想、传递情感、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视听语言课程是本科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视听思维方式并培养鉴赏、解读乃至创作影片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培养影视行业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需要,如何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价值观引导、职业理想和人格塑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该门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从课程的建设目标、实施思路、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视听语言课程如何实现专业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为本科高校影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要求各地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际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政治经济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迫切需要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中西方文化核心价值的平等对话,努力寻求文化发展的出路。”从国内来看,在当今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影视传媒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媒体融合将成为未来影视行业发展的主要潮流,“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行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对高校的影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意味着影视产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设有影视专业、艺术院系或者开设影视课程的高校,就培养的人才数量而言已然相当庞大,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视野、学院毕业与行业对接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影视类专业学生受互联网和外来文化以及传播渠道等各方面的影响,热衷于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强调个人主体性,容易跟风与盲从,缺乏信息辨识能力。因此,将影视类专业课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是当前影视类专业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是加强影视行业后备人才思想修养、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这种背景下,视听语言作为高校影视专业在大一、大二普遍开设的课程,从“起点”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影视文化、建立视听思维,搭建全过程育人的专业课桥梁,指引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教学质量,将媒体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胜任新媒体行业岗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中学习正能量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能够在影视技术展现中讲好中国故事。《纲要》提出,“在授课内容中融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四个自信、创新意识、职业精神、使命意识、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视听语言课程具体从爱国、立德、树人、美育四个方面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到各个教学模块中。

 

二、课程建设目标

 

传统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思想观念上的误区,认为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与专业课程无关。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着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不能融会贯通的困境。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行业和新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影视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学者钟大丰提出,“新时代下,面对影像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巨大变化,电影教育不仅培养高素质的职业视听媒体从业人员,也将承担起满足提高全民的视听媒体素质和视听媒体更广泛的人才需求的任务,并将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影视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深度挖掘提炼影视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视听语言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并明确制订课程育人目标是首要问题。

 

视听语言课程是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是影视专业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石。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要素、语法以及演变规律,掌握视听语言价值观传达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视听语言课程的学习,提升视听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力和专业解读分析影视作品视听要素的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要培养学生用视听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后续影视系列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增强学生在复杂的传媒环境中分析处理视听信息的实际技能,使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认知、技能、素养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应体现和落实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传授:系统掌握影视视听语言基本要素的概念、语法理论知识,了解视听语言在技术、美学、创作风格上的演变规律。二是能力培养:提升独立拉片分析影视作品视听特色的能力,学会鉴赏不同类型、风格的优秀作品,强化知识运用和综合实践能力。三是价值目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确立职业理想和创新意识等,培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审美价值观与文化自信。

 

三、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加入资源库VIP 本文免费下载
2万VIP文档下载
海量文档免费下载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开通VIP
继续阅读
VIP用户可继续阅读

相关思政元素

展开
收藏
版权说明
下载
VIP专享文档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