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2-06-29
false一、课程简介(包含面向对象、开设目的、主要内容、课程特色等内容,500字 以内)
《机械原理》是面向我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结构学、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的一般问题,在机械类课程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机械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机械原理在我校历史悠久,最早开设于建国初期的华北兵工学校时代。近70年来,在课程建设方面不断改革和发展,从最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板书式灌输教学,到后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多媒体单向式教学,再到现在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素质和价值观培养、“互联网+ ”式的混合式教学,目前已成为我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体系、资源成熟和健全的课程之一, 特别是近三年来,机械原理在课程建设上完成了“四级跳”,从校一流课程(2018年),到省一流课程(2019年),到国一流课程(2020年),再到最近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2021年),这是对我们课程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
在当前“金课”建设的背景下,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我校机械原理课程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包括:建立突出“机械大系统”整体观念的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把课程“串”起来;建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目标及支撑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建立“立德树人”为引领, 突出“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特色的知识体系,让知识“新”起来;建立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引导和探究式教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以突出“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要求。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2000字以内)
按照OBE教学理念,机械原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首先要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另一方面,要体现以知识为基础,能力、素质、价值观培养为导向的育人要求。所以,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其中知识和能力目标属于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 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关联的思政点,又增加了思政目标,思政目标的引入,正是体现了立德树人为引领,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如何来设计思政目标呢?我认为,思政目标的设计首先要体现''专业精神” 或者“课程精神”。“机械原理”课程从教学角度来说,主要培养学生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能力,方案设计是一种总体设计或者是全局设计,接下来才是详细设计或者技术设计。所以,机械原理的一个思政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或者是大局意识,以体现课程精神。结合机械设计准则、机械发展史及大国重器研发等思政点所支撑的课程精神,还可以建立其他思政目标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等等,这是课程目标的设计。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设计,在OBE理念下,需要按照课程目标来重构教学内容。 对于思政目标来说,也就是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承载的思政元素,利用思政案例, 把思政元素融入到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机械原理课程来说,可以从3方面入手挖掘思政案例,如图1:
1、“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案例的挖掘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