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烹饪专业:《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5-03-05
false中职(1):
第1章绪论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变化也体现在餐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与多元化程度增加等多个方面上。而《烹饪工艺美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服务业中。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将民族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渗透到中职烹饪专业《烹饪工艺美术》课程中,在烹饪中加强美育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第2章《烹饪工艺美术》课程现状分析
2.1《烹饪工艺美术》课程的特点
《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菜肴的色彩和造型以及装饰,其教学课堂的主要特点有:主题明显,综合性强,趣味性强,实践性强,创新精神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增长烹饪审美意识和品鉴能力,以及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独到见解。将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民族自信融入到课程中,对新时代的青年厨师具有教育意义。
2.2《烹饪工艺美术》课程基本情况
《烹饪工艺美术》主要分为果酱画、雕刻、面塑三大模块。该课程共160学时,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120,其课程类型为一体化课程。根据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精神,设定主题鲜明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我校开设此类课程教师主要对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讲解并加以运用,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或是思政教育与烹饪教育没有深层次的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仅仅浮于表面。而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新时代青年厨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前提。
2.3《烹饪工艺美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2.3.1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文化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将来在职场上的通用能力。本门课程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面塑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如《戏曲皇后》《关公》等,同时面塑作为非遗文化,更代表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创造力与文化传承。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色彩搭配、面塑、果酱画、雕刻在烹饪中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3.2丰富教学内容。在当代课程融合思政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将思政元素巧妙渗透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探索烹饪专业领域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饮食文化、职业修养等内容。同时,也可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够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