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技术专业:《化妆品原料》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6-14
false高职(1):
本科(1):
技工(1):
一、化妆品原料课程的现状
化妆品原料种类繁多,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收录了8972种原料。教学内容的庞大是课程最大的难点。教师无论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传授给学生的原料知识和应用技能也只能是冰山一角。如何通过这冰山一角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更多类型原料的能力,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能够精准地把握行业的前沿技术,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摆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中国化妆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做好化妆品国内大循环建设,降低对国外原料依存度,提高国内化妆品原料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融入创新精神、品牌自信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引导学生认真学好原料知识,踏实练好操作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沉淀,形成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方法,努力成为我国化妆品自主研发大军中的一员。
二、化妆品原料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将“四个自信”作为课程的思政基调,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责任担当教育,助力职业道德养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特色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助力美好家园建设;建立“协同增效”思想,理解合作共赢理念;注重细节培养,锤炼工匠精神。
(一)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目前的化妆品市场来看,国际化妆品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也能够看到国产品牌借助主流电子商务平台、本土优势,以及快速响应优势等在某些细分赛道上实现了快速反超,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开始崛起。这一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行的结果。教师应深入挖掘此类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每一个元素的融入方式,增强学生的行业自信、专业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责任担当教育,助力职业道德养成
化妆品是散布于人体表面以达到特定用途的化学工业品,其质量安全和功效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加强责任担当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挖掘“崇尚科学”的思政元素,教育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职业能力;挖掘“法律法规”思政元素,教育学生依法从业,把民众安心用妆作为自己的责任;挖掘“拼搏精神”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事业是靠青年一代努力打拼出来的。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特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