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18
false适用专业(4)
- 护理
高职(1):
- 护理学
本科(1):
- 护理
中职(1):
- 护理
技工(1):
适用课程(1)
- 生理学
发布日期:2024-02-18
false高职(1):
本科(1):
中职(1):
技工(1):
课程名称 |
生理学 |
授课对象 |
护理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 |
||
授课内容 | 本节内容选自《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中的第四节,包括两个教学内容: 1.血型,包括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和鉴定、Rh血型系统的特 点和临床意义; 2.输血原则。 |
课时 |
1.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记住血型的概念; 2.知道 ABO 血型和 Rh 血型的分型; 3.理解Rh血型的特点临床意义; 4.说出输血原则; 5.学会 ABO 血型的鉴定。 能力目标 1.分析推理能力:能够运用凝集反应的结果判定血型; 2.表达能力:在教师的设疑、互动、提问、讨论中提升表达能力; 3.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批判性科学思维,探索求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激发学生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树立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观念,奉献自己的爱心,挽救他人的生命; 4.培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ABO血型系统的分型。 确定依据:通过学习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明确ABO血型的抗原和抗体的分布,就能进一步理解红细胞凝集反应和血型鉴定的原理、Rh 血 型的临床意义以及输血的原则。 突出重点的策略:1.首先介绍人类输血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引出血型对于输血成功与否的重要性;2.通过图片、表格讲解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以及抗原、抗体的分布情况,解释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和溶血的原因;3.及时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在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实验课上进一步巩固。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Rh血型系统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确定依据:Rh血型相比 ABO 血型,学生是比较陌生的,而且需要对之前所学的ABO血型的特点、红细胞凝集反应和溶血充分的理解,并能够比较两者的不同。 破解难点的策略:1.在学习Rh血型的特点时,要和ABO血型的特点进行对比;2.在学习Rh血型的临床意义时,举出具体案例,通过流程图 逐步揭开答案,帮助学生理解;3.加强和学生的互动,随时根据学生的反映把握讲解进度,课后通过习题强化。 |
|||
融入方式 | 本节课是通过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 1.课前—预习:教师发布本节课的任务清单和相关的教学资源,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全文。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预习以及了解我国献血制度。 2.课中—实施:教师通过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对比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密切与临床相联系,不断设疑、互动,以学生为主导学习新知,逐步揭开问题的答案。 3.课后—巩固:发布课后小测检测学习效果;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参与话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无偿献血”的宣传海报。 教学手段:1.智慧树网和学习通平台: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2.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 |
||||
思政元素 | 体验感 代入感 分析推理能力 探索求真 大爱无疆 救死扶伤 批判性思维 敬佑生命 严谨认真 甘于奉献 职业责任感 获得感 社会责任感 不断创新 开拓创新 职业使命感 表达能力 责任感 不断探索 互帮互助 同舟共济 科学精神 职业素养 参与感 提高学习兴趣 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参与度 | ||||
思政资源 | 微课:护理专业《生理学——血型与输血》 | ||||
思政案例 | 护理专业《生理学——血型与输血》课程思政教案 护理专业《生理学——血型与输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