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3-12-30
false一、课程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纲要”课主要是通过历史教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国情,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思路
(一)契合中医药大学生专业需求的教学目标
1.总体教学目标
中医药文化不仅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还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教育目标与内容上存在许多相同相通之处。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有益于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的认同度与厚重感,有效提升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能契合中医药大学生的专业实际、思想实际,将中医药自信教育渗透与贯穿其中,坚定大学生的专业自信与文化自信,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健康人文素养,进而确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关爱生命、尊重患者、热爱生活、团队精神等职业道德。具有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素养,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2.“纲要”课教学目标的设定
基于**的办学定位与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将“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主要是用中医近现代史(即近现代中医学发展历史)的相关内容来进一步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高等中医药院校“纲要”课相较于其他综合性高等院校“纲要”课而言,因为办学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应进行深入挖掘与拓展。即在完成本门课程基本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实际、思想实际与知识需求,适当结合近代以来中医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地位变化,结合建国以来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来进行拓展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医药发展大势,正确把握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价值定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地认识与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历程,总结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政治自觉和科学的理性;并结合近现代中医跌宕起伏、命运多舛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近现代中医的发展历程置于中国与世界的大背景下,在世界与中国、崛起的西方与没落的东方、西风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化式微的比较与较量中深刻体会近代以来中医命运多舛与发展境遇的历史必然性,把握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关联,懂得文化的发展与国运兴衰紧密相连,国强则文化兴,文化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