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中唐方德官网 | 思政直播
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分析化学—第3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3节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分析化学
教学设计

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分析化学—第3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3节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40
0
展开
下载
收藏
版权说明

发布日期:2023-04-24

false

适用专业(1)

    高职(1):

  • 医用材料与应用
  • 展开

适用课程(1)

  • 分析化学
  • 展开
版权说明及权利通知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授课对象

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

授课内容

第3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第3节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

课时

2.00

课程类型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前学习,可以说出物料平衡式、电荷平衡式、质子条件式等关系式书写时的易错点。


(2)通过聆听和讨论,可以说出一元弱酸形态分布交叉点的化学意义。


(3)通过聆听和时间,可以使用“化学+”APP,查到化学品的性质和MSDS。


(4)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熟练写出电荷平衡关系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前沿问题中所蕴含的形态分布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乐趣。


(2)通过解决贴近生活的问题,拉近了知识技能与生活的关系,懂得了化学伦理。


(3)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进入了深度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新的解决问题思路,学生感受到了创新活动的魅力,沉浸到了“强模型化、去公式化,融信息化、增可视化”的教学活动中。


(2)通过学生课堂相互讨论、回答问题、分享观点、黑板展示等活动,增强了建设相互学习的学习共同体的意愿。进一步认同将中国化学家提出的“Together we shine,united we soar”化学新思想,转化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念。


(4)强化了化学伦理和化学职业道德。


(5)知道了中国2020年十大科技进展,了解了作为分析化学重要分支的色谱技术由弱变强的中国赶超故事,感受到了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沐浴在创新训练之中,培养了创新意识。

课程思政 融入知识点

1.教学重点


(1)形态分布系数的可视化。


【判断依据】


形态分布系数模是否正确。


【解决方案】


在课堂练习中和课下作业中,增加形态分布系数计算模型的推导练习。


(2)形态分布规律的认识与应用


【判断依据】


只懂得弱酸的形态分布,而不懂的弱碱的形态分布系数随酸度的分布规律。


【解决方案】


引入信息技术辅助形态分布系数的可视化。


2.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引入到分析化学教学中。


【判断依据】


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


【解决方案】


①给学生推送操作小视频,供课下练习;


②课上讲清来龙去脉,哪些是化学本身部分,哪些是需要计算机辅助完成。

融入方式

将课程逻辑脉络与课程思政的思想脉络有机融合在一起。


知识脉络:(1)形态分布系数概念的提出、(2)形态分布系数的影响因素、(3)形态分布系数-pH变化的可视化、(4)形态分布系数-pH变化的分布规律、(5)形态系数分布规律的应用、(6)由一元弱酸形态分布到二元弱酸形态分布规律,知识的迁移、(7)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形态分布规律。


分析化学能力脉络:(1)由课前学习的物料平衡关系式到形态分布系数,再到形态分布系数计算式的快速书写;(2)课前学习的电荷平衡关系式;(3)由前两项技能而生的H+浓度计算。


课程思政内容


(1)基于合作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提出了将中国化学家唐本忠院士提出的“Together we shine,united we soar”化学新思想,转化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念,以促进相互讨论、分享观点、分享做法、黑板展示等积极的教学活动场景。(见后面的教学活动5


(2)化学伦理教育。通过贴近生活的弱酸物质的案例,引入春节档的热片情节中特殊的弱酸:4-羟基丁酸(管制类化学品),进而引出“化学+”APP的使用以及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引申为保护自己,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化学职业道德。(见教学活动9


(3)化学伦理教育。结合课程内容,创设NaCN使用完毕的场景,将所讲授的形态分布系数与环保意识联系起来。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其环保意识的形成。(见教学活动10


(4)中国梦教育。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学科前沿,介绍发表在《色谱》期刊上的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有机弱酸的论文。借此机会,介绍分析化学分支的色谱技术,以及中国色谱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以及色谱期刊,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国学术自豪感。(见教学活动11


讨论思考,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有机酸的流动相条件,拉近了前沿与基本概念学习间的距离,增加学习的成就感。介绍了抑制解离法的色谱原理基础就是形态分布系数。


(5)化学伦理教育。结合课程内容,融入研究前沿,介绍发表在《分析化学》期刊上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柱前萃取、反萃取过程,引申到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见教学活动12


深入思考:弱碱性物质的萃取、反萃、有机碱,以检查学生灵活运用形态分布系数基本概念的能力。学生讨论并回答。


(6)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见教学活动14


(7)中国梦的教育。讲述2020年国家科技创新十大瞩目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我们即将开启一趟创新之旅。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提出的“强模型化、去公式化、融信息化、增可视化”分析化学新方法,我们的分析化学课上所独有!激发学生学习这个方法的积极性。(见教学活动17) 

思政元素 关爱他人 科学思维 民族自豪感 创新意识 职业道德 伦理观 科学共同体 环保意识 关爱自己 自豪感 保护环境 中国梦 科技创新
思政资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数据库(MSDS) 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 课程标准:医用材料与应用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思政案例
教学实施
教学引入
教学展开
教学总结
目标达成检测
教学反思
加入资源库VIP 本文免费下载
2万VIP文档下载
海量文档免费下载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开通VIP
继续阅读
VIP用户可继续阅读
收藏
版权说明
下载
VIP专享文档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