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2-08
false适用课程(1)
- 语文
发布日期:2021-12-08
false课程名称 |
语文 |
授课对象 |
幼儿保育专业一年级 |
||
授课内容 | 诗词教学 |
课时 |
2.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1.能力目标: ①能够把握“黍稷”意象的深刻内涵。 ②能够通过比较阅读,品读三首诗的意境。 ③能够对比并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2.知识目标: ①掌握有关《诗经》、律诗、词的文学常识。 ②理解不同诗体的语言风格。 3.思政目标: 通过领悟“黍离文化”的内涵,具备家国情怀,感悟责任担当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1.通过对诗词的掌握,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2.通过领悟“黍离文化”的内涵,具备家国情怀,感悟责任担当。 |
|||
融入方式 | 1.结合诗歌的教学目标需要,设定相应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如本课素质目标就设定为:“通过领悟“黍离文化”的内涵,具备家国情怀,感悟责任担当。” 2.选择适当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介绍写作背景或诗人生平的内容中。如本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经》相关的文学知识,并在分析具体的语句时,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我国文学文化的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渐染,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3.诗歌内涵合理拓展,三首诗都是感慨战乱后的景象,引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通过跨媒介阅读,观看微视频,畅谈感想,感悟和平之可贵;让学生明白:我们从来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和平而强大的祖国,我们才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坐在安静的书桌旁。那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4.作业布置适当延伸,多关注国家时事、世态民情,让学生既对诗歌的内容有收获,又对课外的动态有了解。本课作业就是搜集有关“黍离文化”的诗歌或者文章,上传平台资源库与其他同学共享。 |
||||
思政元素 | 文化自信 国家认同 制度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维品质 责任担当 | ||||
思政资源 | 《战之殇》——电影里的战争镜头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课前发布导学案,实现精准导学,把课上问题前置;平台发布讨论话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导学案“知识储备内容”列出本课需要了解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自行理解把握;“自主学习部分”,列出需要学生课前必须解决的字音字形、文言知识点等理解识记层级的内容;“合作学习部分”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和文本探究有关的问题,使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学后反思部分”,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利于课上释疑解惑。 |
||||
教学展开 | 初读感知:采用翻题板小程序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展示组内最佳思维导图理清诗歌脉络,指点学生诵读,注意订正字音、节奏、重读等。 这一环节,着重解决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存在的常识、字词、诵读等问题,达成知识目标。 精读释疑:以拍摄微电影为情境来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品读意象。作为“黍离文化”之根,“黍稷”的意象内涵尤为重要。利用微课《黍之语》,解读了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和“黍稷”的深层意义。以两个问题引出意象解读。 1.诗中为什么用“彼”而不用“此”呢? 此:心中的王朝社稷。 彼:眼前的离离黍稷。 2.诗中为什么选择“黍稷”这个意象呢? 【播放微课《黍之语》】 3.配乐范读,进一步领会诗歌情感。 第二,因象入境。通过分析意象,比较三首诗中的写景句,赏析三首诗的意境;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镜头的运用来凸显诗中的意境。 ①比较阅读三首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②比较三首诗中营造的意境特点。萧索、萧条 填写下表。 ③意境营造的相同点:以盛景写哀情 第三,缘境明情。通过赏析意境特点,来赏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并对三首诗进行比较,找出人物形象的异同,进而读懂诗歌情感,也培养了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设想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来表现诗中人物。 ①找出诗中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分析三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如醉,如噎) 《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扬州慢》解鞍少驻初程 ②通过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把握诗歌情感。 三首诗情感相同点:国破家亡之悲 物是人非之叹 不同点:《黍离》知音无觅之憾 《春望》思念亲人之痛 《扬州慢》旧日繁华之念
填写下表。 ③思考如何运用镜头来表现人物情感。 “精读释疑”环节,巧设情境,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全员参与,解决导学案合作学习部分的存疑问题,达成能力目标。 思政元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认同、制度自信、家国情怀。 |
||||
教学总结 | 通过三首诗相似的战后背景,引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播放自制微视频《战之殇》,叙利亚、以色列战乱的景象深深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感悟到:战争一直在延续,我们从来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和平而强大的祖国,我们才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坐在安静的书桌旁。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 特色: 1.通过创设合理有效情境——“微电影”拍摄情境,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 2.借助“五读”教学法,在诗歌学习中探索“因象入境→缘境明情”的鉴赏路径,在把握诗歌文体特征的基础上,首先捕捉主要意象,品纸上之诗,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引领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钥匙;接着通过意象分析诗歌意境,味心中之诗,引领学生进入“意与境谐”的诗歌境界;然后通过意境赏析体味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求意外之诗,有效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 3.采用“1+X”联读课型,从单篇入手,辐射群文,提升学生比较阅读能力,培养探究的思维品质。 4.选择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提升课堂体验。除了便捷的学习平台外,教师创新学习资源。教师自制微视频、翻题板小程序等,让学生参与兴趣大大提高,也增强了组内合作。 不足: 1.囿于课堂的设计,在活动教学的组织上也显得比较单调; 课堂上出现了不少细节问题,如有《扬州慢》中“犹厌言兵”的主语到底是谁这种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对开放性答案不满意,教师未能及时引导。 2.三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不够彻底。 改进措施: 1.教师应该继续引领学生深入到词的意象的内涵中去,突破形式达到根本。要精于课前准备,提前预设学生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满。 2.对比较阅读继续加深,可以设置表格,更加直观显示比较阅读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