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有机化学II》课程思政案例三

发布日期:2021-08-18
false高职(2):
本科(2):
中职(1):
技工(1):
一、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合成及有机结构分析等相关问题的基础科学,是“有机合成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有机化学II前半部分内容为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及核酸,类脂、萜类及甾族化合物。这些内容贴近“生命物质”。后半部分内容为有机结构和反应理论,包括有机物的酸碱理论;脂肪族取代反应、芳香族取代反应、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反应机理;三种新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分子重排和周环反应)。
二、课程内容
三、案例
(一)案例分析
案例7
DDT又叫滴滴涕,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是有效的杀虫剂。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Paul Mueller(米勒),就是表彰其对DDT发明的贡献。
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中,人类在农业上最大的敌人除了糟糕的天气外,就是不请自来的虫子。世界各地因病虫害导致的饥荒,每年都令几百万人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有没有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法?解决这件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的大事。但当时的杀虫剂要么是自然提取物,价格昂贵;要么是毒性很低的合成物,效果不佳。米勒给人类带来一线曙光,他经过349次的失败实验后,成功合成了DDT,并确定了它极佳的杀虫能力。米勒所在的公司把DDT产品化,这种无色无味,功能强大的杀虫剂,受到了人们大量的欢迎,很多人甚至把DDT直接喷洒到自己身上,城市里面喷洒DDT,就像今天洒水车一样普遍。
人类终于拥有一种强有力的对抗害虫的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虽然回过头来,我们只有短短的数十年。但是,DDT大量使用后,人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其中的问题——极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虽然单次的使用DDT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对人类不适的后果,但是其却可以长久的沉积在农田、植物、动物、甚至进入人体在脂肪内蓄积,在达到一定的量级后,其更会进一步进入到人和动物的生殖细胞中,改变遗传物质DNA!这种看似无色无味的对人体无害的高效杀虫剂,在岁月的累计作用下,虽然为人类解决了猖獗的虫害缓解了眼前的粮食危机,却也同时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卡尔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为我们记录了那段日子,“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鸟儿觅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这是一个没有声音的春天”。人类担心,不久之后,春天里不但将没有鸟儿的鸣叫,人类或者也将最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