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 通货膨胀及其原因》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发布日期:2021-05-12
false高职(14):
本科(34):
中职(10):
技工(11):
课程名称 |
宏观经济学 |
授课对象 |
财经类专业 |
||
授课内容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 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
课时 |
1.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理解概念:通货膨胀及其分类。 掌握理论:通货膨胀的各种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能力层面。 教师通过对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案例,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经济现象,培养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3)素质层面。 形成专业意识:理解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决不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就可以解决的。理解新时代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养成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及其政策的制定背景、政策的效果的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通过案例的学习及对中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其他重要思政元素,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和天下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 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
|||
融入方式 | 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理解概念:通货膨胀及其分类。 掌握理论:通货膨胀的各种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能力层面。 教师通过对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案例,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经济现象,培养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3)素质层面。 形成专业意识:理解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决不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就可以解决的。理解新时代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养成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及其政策的制定背景、政策的效果的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通过案例的学习及对中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其他重要思政元素,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和天下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
||||
思政元素 | 专业意识 社会责任感 职业素养 | ||||
思政资源 | 轻松秒懂通货膨胀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