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6-13
false高职(1):
本科(1):
中职(1):
技工(1):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授课内容思想政治内涵要素,融合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润物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职业操守及道德水准。
中药制剂技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制药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中药饮片加工制成适宜剂型以适应中医临床需要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为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能课程,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后续为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因此该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要求。
“**”系指发源于**地域的中药,以快速起效、价格便宜、便于携带、服务劳动大众为特征;“**文化”是“济世寿人、继承传统、衷中参西、取长舍短、自主创新、与时俱进”发展国药、打造精品的中药传承与发展创新进取的优秀文化。2019年**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药学专业群建设,《中药制剂技术》作为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阐述“**文化”贯穿《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院企合作育人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典型案例支持。
1 “**文化”贯穿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战略性决策部署,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地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政策遵循。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2017年药物制剂制造同比增长点(58.9%)及比重(67.5%)皆是占据我国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行业利润总额的主要地位,其中中成药生产同比增长点及比重分别为10.0%、20.1%。把握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对接中药事业传承发展;创新教育模式,为青年人生出彩提供更多机会;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新时代中药领域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已成为高职高专中药教育的首要重任。
1.2满足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需求
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以培养实践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而新时代的引领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均有了新的要求,为适应企业需求、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传统中药制剂技术以单元式实验项目为主的原有课程,存在着一定的经验性、盲从性,缺乏生动的德育教育载体,尚不能满足创新型技术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拟将以“**文化”为发展主线,依据“工作岗位—职业角色—典型行动场—典型工作环节—职业要求”,遴选典型“**”品牌剂型工作过程,重新构建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实施,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技能及素养,满足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1.3传承“**”文化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