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1-08-03
false高职(1):
本科(1):
中职(1):
技工(1):
在“大思政”育人模式的背景下,各高校要切实做好专业课与思政的融合,本文以《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为例,从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案例分析、实训环节、课程评价几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具体融合,并举例说明,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绪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门物流管理专业广泛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重要的思政教育工作阵地。教师应在课程各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
二、《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特点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物流设备的正确操作以及安全使用、物流设备管理方法以及物流设备选型等。该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例如,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能很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设备的选型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分析;实训部分可以融入学生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
三、《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
(一)课堂管理抓好思政教育
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终究不乏有玩手机、睡觉、逃课等违纪现象出现,高职学生学习习惯一般,表现更为突出。做好课堂管理,是实施课堂思政的第一步,课堂管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需要老师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好方法。
例如,针对课堂玩手机的现象,首先需要老师抓好第一次课,强调自己上课不能无故玩手机的原则,同时,秉持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多运用讨论法、任务式教学法等让他们动起来,而不是满堂灌。如若出现玩手机的情况,可进行收缴,课后私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教学内容结合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