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技术专业:《通风与建筑防排烟工程—第2章第1节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2-08-19
false技工(1):
课程名称 |
通风与防排烟工程 |
授课对象 |
消防工程技术专业 |
||
授课内容 | 第2章第1节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
课时 |
2.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掌握火灾时烟气在建筑物内流动的规律,采取驱动力引导措施来减少烟气的危害。 素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学习鲁班、做大国工匠、懂技术、会运行维护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1)具备利用防排烟系统在火灾时进行安全逃生和科学救援意识。
(2)具备在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管理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
(3)具备在防烟排烟工程职场中适应职业岗位变化与健康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规范意识。
(5)具备身心健康的黔匠精神。
(6)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知识目标
具有火灾危害、通风与空调工程基础知识与防烟排烟工程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面向建筑安装业暖通与消防工程技术领域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及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工艺布置、施工工艺、设施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2)理解防烟排烟系统相关工程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应用知识;
(3)了解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专业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
能够从事防烟排烟工程施工、设施运行维护管理、造价、检测、设计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能识读施工图;
(2)能正确使用测绘仪器;
(3)能正确使用常用工程测量仪器。 专家审核意见: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关度越高越好,覆盖度达到100%。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科学客观精神。 专家审核意见:1. 设计内容中的元素没有体现,建议体现,如: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立德树人、责任意识、激发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精神、小组协作、遵守秩序、温故而知新、辩证思维精神、科学家精神、自我成长、重要性、团队协作精神、学习极积性、总结归纳能力、科学观、大力协作、信息加工处理能力。2.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关度越高越好,覆盖度达到100%。 专家审核意见:建议改成素养目标。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重点:掌握引起烟气运动的因素有烟囱效应、浮升力、膨胀力、风力、空调系统以及扩散。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难点:探究烟气流动的驱动力与密度差、压力、温度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
|||
融入方式 | 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启发式、讨论式、指导式、合作式。 |
||||
思政元素 | 科学救援意识 诚实守信 人文素质 团队协作精神 大国工匠 尊重生命 社会责任感 科学家精神 创新意识 健康意识 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 创新精神 规范意识 激发学习热情 理想信念 崇德向善 社会参与意识 工匠精神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科学文化水平 | ||||
思政资源 | 课程标准: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筑防排烟工程》课程标准 | ||||
思政案例 | 消防工程技术专业:《通风与防排烟工程》课程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