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4-01-17
false本科(1):
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材料力学是面向我校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工程学科知识体系中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符合我校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定位要求,实现能够在石油石化、地方区域装备制造等相关行业胜任机械工程领域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设备管理、生产运行等工作,并能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坚力量的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支撑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两性一度”金课建设要求。材料力学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如下:
(1)具备科学思维、探索创新、自主学习、职业道德的工程师素质;
(2)具有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3)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学会担当民族未来。
在教学设计中,确立了基于OBE理念的“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维产出教学目标,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通过挖掘中国科学家在材料力学发展史中的贡献、中国古今著名工程案例中所巧妙应用的力学知识、自然界中力学现象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论知识背后所隐藏的一代代科学家奋斗故事、以及历史上相关重大工程灾难事故所引发的思考等思政元素,在融会贯通知识体系与内容的前提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完善课程内容方面
各章明确列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下的“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维产出目标培养要求以及重难点,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融入材料力学史、国学、哲学等思想,促进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知识的同时,思考并塑造正确的三观,强化生活体验性与工程实践性的案例分析过程,侧重材料力学科学思维给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启发、批判与思辨。引入我国新时代典型工程案例,如航空、航天高铁、跨海大桥、深潜水器、海洋平台等涉及材料力学的机械工程领域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民族未来责任担当。同时融合“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思政元素,延伸材料力学知识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内涵,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老一辈石油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忘我拼搏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
2.改进教学方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