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中唐方德官网 | 思政直播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课程思政案例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6197
1
展开
下载
收藏
版权说明

发布日期:2021-07-21

false
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主线为“塑家国情怀,践仁心仁术”。围绕专业思政主线,临床医学系凝练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思政主题,构建了全方位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公共基础课重点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专业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素养,以及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职业精神,关爱病人、尊重患者的职业道德,健康至上、质量第一的职业意识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

适用专业(2)

    高职(1):

  • 临床医学
  • 展开

    本科(1):

  • 临床医学
  • 展开

适用课程(1)

  • 临床医学
  • 展开
版权说明及权利通知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主线为“塑家国情怀,践仁心仁术”。围绕专业思政主线,临床医学系凝练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思政主题,构建了全方位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公共基础课重点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专业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素养,以及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职业精神,关爱病人、尊重患者的职业道德,健康至上、质量第一的职业意识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


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思政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转化为思政育人内容,融入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让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及实践技能训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临床医学专业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通过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课程思政资源、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等多项措施,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实施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思政教育,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


一、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全民健康的重点在基层,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加强以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全科医生直接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决定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层次。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承担着面向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临床医学专业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甘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好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在专业教育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德才兼备、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一)确立专业课程思政主线


《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应传承祖国医学优良传统,秉承古代医学家“悬壶济世”的担当和“救民于水火”的情怀,塑学生爱国爱民修养和民族自信,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培育学生公民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树立“生物—社会—心理”的现代医学理念和“大健康”意识,以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奉行救死扶伤之天职,救身体之病,抚心灵之痛,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健康服务中,实践“医者仁心”。因此,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特色、服务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确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主线为“塑家国情怀,践仁心仁术”。围绕专业思政主线,根据课程特点,凝练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思政主题,全方位构建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专业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素养,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职业精神,关爱病人、尊重患者的职业道德,健康至上、质量第一的职业意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


(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和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本专业将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作为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基础课教师和临床课教师、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理论课教师和实践带教教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定期集体交流,共同对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知识点和思政教育元素进行研讨,统一思政教育思想,实施课程协同育人;有计划地派送专业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及时掌握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APP等多种途径自学,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竞赛,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提高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选树有思想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三)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


加入资源库VIP 本文免费下载
2万VIP文档下载
海量文档免费下载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开通VIP
继续阅读
VIP用户可继续阅读
收藏
版权说明
下载
VIP专享文档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