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专业《航空服务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3-12-06
false高职(1):
中职(1):
技工(1):
课程名称 |
航空服务英语 |
授课对象 |
空中乘务专业 |
||
授课内容 | 机场登机广播透析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责任。 |
课时 |
36.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1)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1)关爱弱势群体的人文理念;
(2)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乐于助人的思想品格:
(4)维护良好公共社会秩序的社会责任。
2)思政元素解析:
(1)习总书记曾经指出“航空服务要体现‘真情服务’”。“真情服务”首先要有人文关怀。机场的提前登机(pre-boarding)广播通知的主要内容优先考虑小孩和需要特别照顾的人群,从人文性角度体现了航空服务的真情关怀,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古人孟子就曾经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航空服务对弱势群体和老人、小孩的关怀正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航空的真情服务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3)白居易曾说,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礼记·访记》提到: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机场的提前登机(pre-boarding)广播通知优先考虑的特别需要帮助的人群包括弱者、病着、残障人士等,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乐于助人的高尚思想品格,传播了人人关怀、相互守望的人间真情,是航空服务的感染性的最好映照。
(4)机场的提前登机(pre-boarding)广播通知同时还做出其他旅客有序登机安排,告知其他旅客还须等待一段时间,即在正常旅客登机(regular boarding)广播通知时才可以登机,这些传递的另一个信息是敦促旅客遵守公共秩序,有序登机,维护良好的人类生活的公共环境。这一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所有人类公共场合必须有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航空的真情服务符合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最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的共同价值观念,维护良好公共秩序是航空服务的首要社会责任。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机场登机广播透析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责任。 |
|||
融入方式 | 结合章节:
第一部分:机场。
第四章:机场广播
第一节:提前登机广播通知。 |
||||
思政元素 | 关爱弱势群体 社会秩序 乐于助人 人文理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思想品格 尊老爱幼 社会责任 | ||||
思政资源 | 一分钟了解白居易及主要作品 一分钟了解先人后己 中国游客在国外登机口客串播音员 特殊旅客乘坐飞机,这些规定有必要了解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