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专业:《少儿舞蹈编创—工具变道具—啥都可以舞》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2-09-20
false高职(1):
课程名称 |
少儿舞蹈编创 |
授课对象 |
19级教育女班 |
||
授课内容 | 引导少儿用生活中的道具展开情境与空间想象,逐步转化为舞蹈中的道具,形成表现型舞蹈段落 专家审核意见: 1.体例结构上逻辑不太合理,建议对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具体实施的方式撰写,总体按照课基本程信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特色创新、反思思考的思路撰写。 2.建议整体设计完成后,后面再做单元设计,并且注意上下衔接、贯穿和可实施。 |
课时 |
4.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1.了解舞蹈中常用典型道具的历史缘由。 2.掌握舞蹈道具使用的特点及分类。 3.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引导少儿展开想象,创设情境。 4.应用少儿创设的情境,编创出舞蹈化的动作造型。 5.统合小组创设出的多样动作造型,根据情境将造型编排出有故事情节的舞段。 6.团队协作能力。 7.感受生活无处皆美好,无处皆艺术的能力。 8.认识儿童艺术教育的心灵护佑责任与美育职业使命。 专家审核意见:从课程思政总体设计的角度来写,即本课程是如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出怎样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生活道具的选择先以一些标识性不是很明显的类型更便于孩子们去展开想象,如:纸,放在头上就能变成伞、放在地上就能变成石头等。
2.在少儿进入自主想象舞蹈情境的过程中时,编创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先进行观察。孩子们整体情境想象结束后。教师再提炼出能够形成作品情节的部分,进行舞蹈整体编创。
3.编创教师还需要能够及时找到配合情境想象的音乐,便于孩子们找到舞蹈感的情境想象。 4.对劳动中常用的生活工具进行情境想象与表现形式的构建。 5.根据创设的情境想象构建舞段表现形式。 6.根据构建的舞段与真实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对比分析。 专家审核意见:表述的方法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的角度阐述。 |
|||
融入方式 | 选择与生活中与劳动相关的使用工具,引导少儿产生对工具使用并创设具有表演性的劳动情境,体验劳动的快乐,进而产生对劳动的热爱,通过劳动楷模的样例,进而传递劳动精神的可贵,引导少儿树立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品质。 |
||||
思政元素 | 临场发挥能力 劳动精神 热爱劳动 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 职业使命 思考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独立自主 艺术能力 | ||||
思政资源 | 人才培养方案:《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