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1-08-30
false高职(2):
本科(2):
中职(1):
技工(1):
课程名称 |
化工基础 |
授课对象 |
化学专业 |
||
授课内容 | 化工基础。 |
课时 |
2.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精馏的原理,理解精馏的工业实施过程,建立塔设备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即能力目标,能分析精馏塔内浓度、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对精馏单元操作的学习兴趣,增强工程观念和树立工匠精神。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1.教学重点 精馏的气液平衡关系和相对挥发度的计算,稳态连续精馏过程中的操作线方程。 2.教学难点 精馏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
|||
融入方式 | 线上智慧教学平台数据统计掌握学情,调整课堂教学,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或巩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个性化辅导”三个阶段组织开展教学。课前,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以下简称学习通)网络平台以及班级QQ群将教学日志、慕课视频、授课PPT及学习建议等预习资源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对即将讲授的知识进行预习并完成课前预习测试,要求根据预习内容形成个人初步的认识,能够提出自己的初步见解。这有利于提高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讲述课程内容(通过雨课堂),着重讲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课堂互动讨论,由教师主导,精心设计研讨题目,学生给出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学生可以采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实现课上实时答题互动。这样,可以将专业知识顺利传授给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融合。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作业,布置调研报告及相关知识点作业等。学生要及时复习并总结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结构和脉络,完成作业。根据通过作业完成及反馈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并进一步组织和设计后续教学环节,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根据中国传统酿酒工艺中的蒸馏原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而从简单的蒸馏原理应用过程中的缺陷,过渡至精馏原理的出现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索精神;并将科学理论发现过程及科学家事迹介绍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科学精神教育。 |
||||
思政元素 | 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探索 爱国情怀 分析问题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 工程观 科学精神 工匠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 ||||
思政资源 | 传承千年的酿酒工艺,采取最古老蒸馏酿酒,让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一分钟了解拉乌尔定律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