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经济学—反垄断法—经营者集中》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4-07-20
false本科(1):
思政理念
通过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逐渐意识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重要意义,法律是从不同切入点、从多个方面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每个人的利益的,思政元素与专业学习从而实现融合。
学情分析
目前思政元素在青年学生中被广泛认可,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政治思想领域,而经济领域因其专业性强,复杂度高,隐藏其中的民族精神、国家利益往往被忽视,所以培养青年学生在复杂环境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站在国家、民族立场看待问题的能力,就很有必要了。
经济事件多会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就算具备了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可能抵挡不住诱惑,选择主动屏蔽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所以培养青年学生的国家民族使命感,树立其坚定的民族精神、国家信仰,使其在面对复杂的经济生活时不迷失方向,就尤为重要了。
教学重难点
反垄断法在对国外并购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审查内容,就是该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希望借此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让国家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是该教学案例的教学重点。
难点是如何要求学生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去审视世界经济状况,引导学生的思考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将自己与国家融为一体,弄明白民族经济在国家间经济对抗中的重要作用。当本国民族经济消失殆尽时,国家经济命脉受制于人,国家前途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但经济领域的战争和政治军事战争不同,更具有迷惑性,让人失去警惕;更具有诱惑性,让人在利益面前迷失。一定要心系民族国家利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内容就是国家调控经济生活中所涉及的宏观经济管控内容,这就在国家与宏观经济之间搭建了一座相互联系的桥梁。在学生们学习分析经济现象时,可以帮助他们站在国家立场予以审视,透过表面现象,分析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提高青年学生深层次剖析事务、认清本质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程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