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专业:《主修剧目—西施》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3-02-04
false高职(1):
中职(1):
一、课程概况
《主修剧目》课程是京剧表演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培养京剧表演人才不可替代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不同的剧目“以戏带功”,培养学生按照剧目流派的艺术风格规范唱、念、做、舞四个方面,严格要求唱腔和表演中的一字一腔、一招一式的程式规范性。全面掌握和运用戏曲表演中的技术技巧,带领学生分析剧本、分析人物,掌握好人物的刻画,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作力,用“口传心授”、以身示范的方式,根据学生不同基础条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专业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育人目标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疫情期间,在网络课程中把美育、艺术、人生之道融入课堂教学,深入挖掘运用戏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育人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当代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始终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心中高高飘扬,以此达成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育人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
1.将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教学,做到润物细无声。深入挖掘《西施》剧目中优秀的思想内涵,分析西施舍身奉献的爱国精神,学习西施为民族奋斗、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品格。
2.注意线上教学规范,努力做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讲授《西施》“响屧廊”一折的【二黄导板】、【回龙】、【二黄慢板】、【南梆子】、【二黄散板】的唱腔、念白及身段。训练学生“三位一体”气位、声位、字位的运用。规范字的尖团、上口、四声、音符、气口及劲头。加强表演的规范性,注重眼神、腰、脚步、身段、水袖的基本训练,解决剧目中的技术技巧。示范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在声音、唱念、表演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带学生分析和理解梅派唱腔以及表演艺术。
四、教学方法
受疫情影响的原因,采用线上教学,对于以唱为主的剧目教学,学生无法同时进行演唱,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针对每个学生唱腔上的不同问题,给予更为个性化的指导。课前充分设计好教学内容,准备齐教学资料,熟悉“腾讯会议”授课软件,采用示范、录音、录像、手机录屏、屏幕共享、文本记录、音视频资料等方法来辅助教学。利用软件的“屏幕共享”的方式,一对一的分析作业,并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其中,针对每人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在专业上有更好更快的进步。在网络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学习状态及健康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