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2-03-25
false高职(2):
本科(2):
中职(2):
技工(2):
课程名称 |
中国工艺美术史 |
授课对象 |
艺术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 |
||
授课内容 | 绪论。 |
课时 |
1.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什么是工艺美术。
1.2.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性是什么。 1.3. .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 1.4. 中国工艺美术史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 1.5. 杰出工匠的典型造物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1学习工艺美术史的意义。
2.2学习方式指导:围绕本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划定重点阅读书目、参观线上线下博物馆。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教学重点 1 .什么是工艺美术? 2 .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性是什么? 3 .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 教学难点 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性。 |
|||
融入方式 | 课程思政理念 1 .本课教学基本理念:德育、美育、专业教育三育并举,融德育、美育于专业 教育。 2 .本节课课程思政理念及具体实施 2.1. 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美学特性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热爱、自信,自觉弘扬中华优秀工艺美术文化。 2. 2.通过对中国杰出工艺美术品类的全球性影响力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2. 3.由对工艺造物的学习继而生发到尊重劳动与劳动者,尊重并养成工匠精神, 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诚信与匠心意识、工艺职业情操,进而升华到人民至上的精神养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常规教学方法。 2 .线上教学方法。 3 .借鉴运用后现代课程观理念、方法,重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回归性”、“丰富性”、“关联性”、“严密性”。 4 .资源库建设。在满足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本门课的全部内容,教师建设了远超教纲要求的优质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的内容包括微课、线上博物馆相应品类的工艺美术作品、线下博物馆实地研学资源、工艺美术所有类别分门别类的精品作品集等,满足所有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满足学有所长的学生的深度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自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
||||
思政元素 | 热爱 审美意识 人民至上 民族自豪感 润物无声 艺术观 创作观 弘扬中华优秀工艺美术文化 文化自信心 匠心意识 审美判断 工艺文化自信 诚信 工匠精神 自信 | ||||
思政资源 | 带你了解商周青铜器——身份地位的高低的标志 春秋战国是青铜器的制作达到顶峰,这件越王勾践剑藏着什么技术 丝绸之路的来历 黄道婆—宋末元初棉纺织专家 为什么明代家具比清代家具更招人待见 宋代有五大名窑六大瓷系,不知道这些分类,别说你懂中国瓷器 宗白华—中国体验美学推向极致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