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美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

发布日期:2024-06-26
false如今,我国提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尽快承担起相应的育人责任。在此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尝试将思政教育、美育教育融合起来,重视教师美育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丰富日常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等教学手段,逐步提高教育效果。
1 美育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美育,都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如果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育能够让学生从更加深刻的角度了解客观事物,探究事物内部的本质与发展性,了解相同事物之间的关联,帮助其把握事物发展所具有的规律,从而能更加合理、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成长为一名拥有真善美、懂得真善美的新时代优质青年。此外,美育还能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美育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全方位感知美,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不断加深美育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思政教育内容,真正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
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我国将创新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不同的行业、领域也需要及时进行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为了尽快响应国家号召,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高职院校需要格外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并利用多种方式适当增加培养速度。美育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理念,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创新和实践。通过落实美育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入手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将创新发展理念逐渐融入到学生的专业思维中,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创新水平,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与效率。
2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及美育现状
2.1 艺术类高职学生特质
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技术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艺术类高职院校更需要将培养技术、培养才能放在首要位置。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从小就对艺术保持充足兴趣,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会选择考取本科院校,但部分考试不理想的学生就会选择艺术类高职院校;另一部分学生则是文化课成绩较差,自知无法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在初中、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艺术,并最终考入艺术类高职院校。从情感色彩特质的角度来看,艺术专业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在判断和选择部分现象和事物时容易出现情感用事的情况,无法做出理智的行动,也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从思政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艺术学生存在一系列非常明显的问题,如缺少较强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不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保持较强的自我意识,非常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缺少兴趣,理论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也有部分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在日常学习和成长中经常出现与教师“唱反调”的情况,无法进行有序管理。但此类学生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思维也非常活跃。
2.2 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融入思政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