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测试与传感器技术——开关量检测》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1-11-20
false高职(1):
项目一 开关量检测
知识点:任务一 认识接近开关
任务二 接近开关的应用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了《机械电器基础》、《机床控制与PLC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等课程,具备了机械电器理论知识、机床控制与PLC控制技术等编程处理能力和数控机床的编程与实践操作等学习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和自动化类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传感器和相应后续处理电路等职业素质,具备根据检测规律提出特定环境下的检测解决方案的能力,为后续《机器人运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械制造综合技能训练》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内容包括六个项目,分别是项目一:开关量检测;项目二:位移检测;项目三:精密位移检测系统;项目四:速度和加速度检测系统;项目五:力和压力检测系统;项目六:温度检测系统。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确保了“突出行业需求,突出职业的核心能力”的特色。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1. 理论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理论教学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来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授课内容涵盖各类传感器构成、特征参数、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还应突出传感器技术在智能传感器中的应用,结合专业背景将其归入课程教学内容。在思政背景下,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视思政元素的融入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结合点。以本门课程的绪论为例,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次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使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国内发展的辉煌历史,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2. 实践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实践教学是这个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坚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理念,通过动手实践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征。在思政背景下,根据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注重思政理念和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创新的实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