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中唐方德官网 | 思政直播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纺织染概论》
理论探索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纺织染概论》

15971
8
展开
下载
收藏
版权说明

发布日期:2024-03-26

false
简介: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纺织染概论》
版权说明及权利通知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纺织染概论》


作者:李竹君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关乎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工作。课程思政要做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将“立德树人”之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纺织染概论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梳理“纺织染”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找准切入点,优化设计课堂教学,将知识点同优秀价值观相融合,从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目标。


在具体实施的路径上,将德育元素融入纺织染各章节,以典型案例为桥梁,通过案例教学向学生浸润,既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更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观念。以认知染色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案例1: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将中国传统文化技艺融入教学


中国传统三大染色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我国三大传统染色技艺主要有:扎染、蜡染和蓝印。扎染在我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穿扎染的服饰成为时尚,现今扎染在大理、白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亦广为流传。蜡染是用蜡刀将熔蜡绘花与布后以蓝靛浸染,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蜡染制作的服装服饰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蓝印距今也有1300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用石灰和豆粉合成防染浆,经刻版、刷浆、上染及刮浆等印染而成,将中国传统染色技艺融入教学, 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亲自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案例2: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


以《国旗红》第一面国旗红染料的诞生,开启红色意义的灵魂拷问,缅怀红色革命先烈,激发对国的热爱与对家的珍惜;并通过科研前辈研发攻克五星红旗飘扬月球的奋斗故事及杰出贡献,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不断创新、勇于攀登高峰的科学创新精神。


案例3: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 将行业前沿技术融入教学


溢达纺织集团身处传统行业,40余年来,从未放弃过解决污水污染的探索。在长达近9年的“无水染色”研发之路上,溢达集团耗时9年攻克了“无水染色”技术,践行了现代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合作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走进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创新带来的效益,激发了学生以榜样为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不断萌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并通过企业资深研发工程师亲自讲无水染色先进技术,逐步加深学生对创新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新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


通过典型案例浸润式教学,把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以及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植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希望学生能外化于实践,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作者简介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佛山)科技服务站专家委员、中山市纺织工程学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职业院校轻工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广东省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广东省继续教育优质课程1门,联合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门(总排名第3)。主持国家骨干专业、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是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现代纺织技术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省重点专业建设,主持项目获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立项。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纺织学院已有3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我校办学历史最久的特色重点院系。开设有现代纺织技术(广东省示范性专业、广东省首批一类品牌建设专业)、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广东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纺织品设计等四个专业大类,在校生2100多名,学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为广东省纺织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少毕业生已走上重要的技术或管理岗位,成为行业的栋梁。


纺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校内专业教师50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9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6名。有全国纺织先进工作者2名、广东省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2名、省优青培养对象1名、省“千百十”校级培养对象1名、校级教学团队1个。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出版国家级、部委级规划教材13部,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9项。此外,从知名纺织企业聘请了50余名企业家、工程师、能工巧匠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有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4名。组建了“专家教师团队、创业辅导团队、技能培训团队、学生素质拓展团队”等专业教学与管理队伍,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依托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纺织学院与近百家知名纺织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建立合作关系,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纺织材料识别与应用》、《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织物结构设计》、《纺织检测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公共实训中心。建有4个校内实训中心、15个校内实训室、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1500多万元。


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了海外研学项目,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开展交换生项目。近几年纺织学院师生在各级别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全国纺织服装学生检测技能大赛、面料设计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教师在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取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相关思政资源

相关思政元素

收藏
版权说明
下载
VIP专享文档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