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3-11-17
false高职(1):
本科(2):
中职(1):
技工(1):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总体要求和目标,职业教育现代化亟待专业教育改革。护理教育是卫生职业教育的关键领域,护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关乎我国护理队伍的发展壮大,关乎医疗照护品质和安全。因此我们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科护理学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贯穿于护理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现将案例教学总结如下:
案例:患者庞某某,男性,76岁。主因“左髋部摔伤2小时”入院。门诊X线检查示:左侧股骨颈骨折。既往无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入院测量血压:150/92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2次/分,节律规整。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下肢短缩畸形、触痛、纵向叩击痛明显。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无禁忌后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该病是骨科常见的病种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会按关节置换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逐一讲授,但是,为顺应当代医学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教学成效,也能更好地满足内科学专业教学的长远需求。我们在原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融入了爱国精神、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等。课中重点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1、患者入院后的宣教及评估:患者入院后,非常紧张、焦虑,对于疾病的不了解以及环境、医患关系的陌生,都存在很大的顾虑,加之疾病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所以,如何有条理、有重点的交代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是对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思维逻辑、职业素养等的考验。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视同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关心和体贴病人,自觉遵纪守法,实施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的隐私。
2、如何指导患者饮食?当今比较热点的话题如“看病难、看病贵、医院金钱化、利益化”等,护士在日常护理,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对待病人,尤其是在病人有合理需求、疑问时,要有人文关怀、充满自信、态度和蔼,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每位患者解释所患疾病,其中最种要的是要有仁爱之心。当家属反复询问“这能吃吗?吃那行不行?几天能下地”等问题的时候,站在病人角度为病人着想,尊重并保护患者隐私,对患者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和细心。既要了解病人平时的生活习惯,又要结合目前的疾病相关知识。做好详细指导。
3、护理措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严谨的护理过程对病人的身心恢复具有极大帮助。所以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临床真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角色。首先对课堂中与临床相对应的知识进行剖析,让学生理解。后进行任务转变,让其成为临床中的真实任务,班级分组,分角色,让其分饰患者、家属、护士。任务关系扮演中要求学生按岗位标准完成,严守职业道德。学生从中提升的职业技能,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亲切、热情、体贴,从对患者的安抚,与家属的沟通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并告知学生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使“仁爱、无害、公正、诚实”的原则渗透到课堂知识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强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荣誉感。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是培育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阵地,我们要确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政治、人文素养,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索论证外护思政教学改革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完善,以推进中职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