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中唐方德官网 | 思政直播
机械工程专业:《公差配合测量与技术》 课程思政案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旧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课程思政案例

机械工程专业:《公差配合测量与技术》 课程思政案例

12500
0
展开
¥5.80 购买资源
¥4.06 VIP特价购买
收藏
版权说明

发布日期:2023-10-16

false
简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工程类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它能帮助学生对口就业后更好地识读图纸、理解零部件的配合及产品功能、分析测量报告(尤指利用三坐标检测零件几何误差的报告分析)等,使学生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尽快胜任加工制造或检测等岗位。在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笔者的课改观点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适用专业(7)

    高职(4):

  •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船舶机械工程技术-旧
  • 展开

    本科(1):

  • 机械工程
  • 展开

    中职(1):

  • 机械制造技术
  • 展开

    技工(1):

  • 机械装配
  • 展开

适用课程(1)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 展开
版权说明及权利通知

摘 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工程类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它能帮助学生对口就业后更好地识读图纸、理解零部件的配合及产品功能、分析测量报告(尤指利用三坐标检测零件几何误差的报告分析)等,使学生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尽快胜任加工制造或检测等岗位。在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笔者的课改观点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技能应用型;检测报告;三坐标检测

1 教学设计阶段即要有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生产实际案例的安排课程教学设计阶段,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构思。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和误差评定等知识点的讲解,要尽量与企业生产各环节的产品设计、产品检测及装配等相结合。机械产品生产或装配中常用标准的解读、典型产品图纸的分析、检测视频及检测报告的分析等,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合理穿插,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明确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用途,增加学习兴趣。可以在每课时中用10分钟引入与本节重点难点内容相关的企业一线资料的讲解,内容包括播放加工、装配或检测视频、与内容有关联的图纸讲解、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介绍。

2 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措施

2.1 搜集课程知识点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素材

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合理穿插。这些素材包括某零件部分关重尺寸和几何公差的三坐标检测报告、某渐开线齿轮的齿轮检测仪检测报告、齿轮检测仪上测量台阶轴尺寸及几何公差的检测结论图示。这些素材显示了关键尺寸的测量结果、齿形齿向误差值及曲线、各项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形状及误差分布特点等。要正确分析检测报告,就必须理解并掌握公差配合、各项几何公差的定义及误差评定方法等知识点。授课中多结合这些实例,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的兴趣,也更利于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点。

2.2 强调课程的实际应用性

实际应用性主要指该课程在精密配合零部件的三坐标测量仪及齿轮检测仪检测报告分析方面的应用。由于精密配合零部件的检测报告的分析结果涉及到企业中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及技能操作等多项工作的调整,精密检测及报告分析对从业人员尺寸及几何公差的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精密检测岗位也是机械制造、检测专业大专毕业生很青睐的工作。

1)在三坐标(或齿轮检测仪)检测时,必须正确理解并合理确定零件的测量基准,建立工件坐标系后才能进行测量、评价;所有检测项目进行评价时,也要明白是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评价,这都涉及到课程中基准的概念,须理解到位(教师需要扩展讲解基准的测量和提取方法)。

2)测量过程中的测量路径规划,需要确定是手动获取少量点还是编制程序后扫描点云,这涉及到对图纸中某检测要素公差大小及是否关键配合部位的理解。

加入资源库VIP 本文享7折
2万VIP文档下载
海量文档免费下载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开通VIP
继续阅读
付费下载后可继续阅读
收藏
版权说明
¥5.80 购买资源
¥4.06 VIP特价购买
VIP专享文档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