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根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3-04-21
false本科(1):
根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一、案例内容
在第一章的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内容中,通过讲解中国园林在不同历史阶段及社会形态的条件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含义、生态文明思想对于人类及自然的重大意义,为学生根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新中国建立,中国园林的历史走向进入到一个城乡绿化蓬勃发展的转折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在发挥游憩功能、美化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脉、促进文化交流、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园林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在此背景下,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中国园林由此进入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到全面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阶段。
二、授课方法
采用讲授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三、案例总结
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近代古典园林发展末期的停滞、衰败,现代园林由弱到强,逐步走向繁荣的历程。对照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园林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效显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发展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着的新思想,必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路明灯,我们需要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