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3-02-07
false本科(2):
1.案例主题
动物血液循环的发现及其研究
2.结合章节
第一讲 绪论之“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3.案例意义
通过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威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和心脏的功能,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的科学故事,展现哈维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用实验证明猜想,并开启了实验生理学的新纪元,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并用科学事实去验证。
4.案例描述
血液循环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医学实践和动物实验观察积累的结果。古希腊的医生们因为在解剖尸体时,动脉中的血液都流入静脉,动脉是空的,因此认为动脉内充满着由肺进入的空气。二世纪罗马医生盖伦(Claudius Galen,公元129-199)在解剖活动物时,先将动脉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再剪破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从而纠正了古希腊传下来的错误看法;同时他认为,血液是由消化道吸收食物,经门静脉运送到肝脏,由肝脏转变为血液。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右心室,其中一部分通过心室中隔膜上的无数小孔进入左心室,与血液混合,通过热作用获得流向身体各处的动力,使身体各部分能执行生命机能;然后再退回心室。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中,如同涨潮和退潮,这就是几乎统治西方医学近1500年之久的“盖伦血液潮汐理论”。
16世纪比利时解剖学家唯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认真地从事尸体解剖,指出在心室中隔上并没有小孔,纠正了许多错误说法,奠定了近代解剖学基础,也促进了近代生理学的诞生。1553年,西班牙神经学家 Michael Servetus(1511-1553)再次否定了盖伦的错误理论,提出血液从右心室经过肺到左心室的看法,首次提出肺循环的概念。意大利博物学家、医生 Caesalpinus(1519-1603)提出有别于盖伦理论的看法,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排放到动脉(包括肺动脉),而心脏舒张时血液则从静脉回到心脏,提出了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概念。作为盖伦理论的崇拜者、解剖学家 Fabricius(1537-1619)发现了静脉中的瓣膜结构,认为瓣膜可以对血流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这对血液循环学的建立是一重大进步。
英国学者威廉·哈维(William Harey)不受前人思想的约束,致力于在动物身上用活体解剖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血液循环。他证明了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血液是由心脏泵入动脉,再由静脉回流入心脏,不断循环。1628年哈维发表了《动物心脏及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三个方面用实验证实和推测他的新学说:①血液借助心脏的收缩活动快速由腔静脉大量运送到动脉;只需半个小时,心脏收缩射出的血量就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总量;如此大的血量是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由静脉贮存或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来的。②用捆扎手臂实验证明了血液是由动脉不断地流经四肢及身体其他各部分。③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不断送回心脏,而静脉瓣是防 止血液倒流的关键结构,由于瓣膜的作用,使血液在静脉中做向心性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