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中药资源普查 带动绿色经济发展》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日期:2021-06-18
false高职(2):
本科(2):
中职(2):
技工(1):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 带动绿色经济发展
服务教学内容:
中医药资源的保护。
案例教学实施参考:
案例正文:
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普查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探明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及563个重点中药材品种的资源总量,也就是对之前普查工作的记录进行纠错寻新。纠错,就是通过实地调查对前人的记录进行核对、更正。寻新,就是在普查过程中那些不曾被发现、认识的中药新种。通过普查,目前已发现新种49个,其中,石蝴蝶属的合溪石蝴蝶就是重庆调查队在一个崖壁上发现的。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巢湖铁线莲、皖浙老鸦瓣、旋枝景天等中药新种。
案例解读和应用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于中医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解。传承发展中医药离不开对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对中药的保护性发展不但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之举,也有利于中医药潜力的发掘与运用。普查工作主要服务于中药产业,普查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对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对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模式进行探索,实现对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
案例正义:
十八大以来,中药产业在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下,经过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已完成976个县的调查,覆盖全国1/3的县级行政单元。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涉及120种中药材、190家企业,建设了种质资源库。同时建立了中药材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网络,开展了中药材行业第三方认证。全国有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带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更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2016年,我国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60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的近1/3。